-
时间:
2025/06/20
-
来源:
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 一大早,湄潭县石莲镇九坝社区狮子组的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泥土的芬芳。湄潭县犇腾牧业养殖场的牛舍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肉牛正悠闲地咀嚼着新鲜草料,此起彼伏的“哞哞”声与工人的吆喝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晨曲”。养殖场负责人李林与工人李中伦穿梭在牛群间,熟练地为牛群添料、清理圈舍,忙碌而有序的场景。
早上喂一次,下午喂一次,其他时间可以忙其他事情,离家近,工作轻松,每个月还有几千元的收入,太满意了。”李中伦一边喂牛,一边乐呵呵地说。
2024年,在外务工多年的李林,经过深思熟虑和市场考察,决定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在狮子顶租赁场地办起了肉牛养殖场,首批引进了50多头西门塔尔肉牛。西门塔尔肉牛以其优质肉质、快速生长、强繁殖力和高抗病力著称。其肉质细嫩、脂肪分布均匀,深受消费者喜爱,迅速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为养殖场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李林也由此实现了从务工者到“牛倌”的华丽转身。
“我外出参观了几个公司,经过对比之后,引进了一家公司的西门塔尔牛,这种牛10到11个月就能出栏,平均体重1400斤左右,最大的能长到2000斤。这几年,贵州肉牛的市场比较广阔,养了不愁卖,而且价格也稳定。”李林介绍。

尽管是养殖新手,李林却展现出非凡的学习热情。业余之时,李林不仅自学养殖知识,还时常向石莲镇畜牧站的专家学习科学养殖经验,逐步掌握了饲料制备、粪便处理、常见疾病防疫诊治等技术。在饲料配比上,李林严格按照肉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定制专属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同时,养殖场建立了严格的防疫体系,为牛群健康保驾护航。
“一开始,我们有好多不懂的地方,就到当地畜牧站去问,学习技术,技术人员们都很热情地指导,而且免费提供疫苗。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还上门服务,帮忙打疫苗。现在上手之后,觉得这个牛还是比较好喂的。”李林告诉笔者。
“牛”产业好“钱”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近年来,石莲镇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积极搭建肉牛养殖发展平台,鼓励群众抱团发展,集中打造养殖示范点,积极宣传养牛政策,激发群众养殖热情,鼓励群众入股合作社或家庭饲养。如今,肉牛养殖不仅是石莲镇致富的“金钥匙”,更成为带动乡邻、激活乡村活力的“牛”产业。

“接下来,我规划的是打造自己的品牌,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周边一些年纪大的村民一起养殖肉牛,壮大这个产业。同时引进一些设备来处理牛粪,把它搞成有机肥,为周边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肥料,变废为宝,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养殖模式。”李林说。(通讯员 刘芸芸 刘越)
一审:李轻云
二审:余 旭
三审:唐全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