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街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湄潭 > 镇街动态

湄潭鱼泉街道仙谷山村:金银花开“金银”来 产业富民促增收

  • 时间:

    2025/07/08

  • 来源:

    多彩贵州网

时间:2025/07/08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 盛夏时节,湄潭县鱼泉街道仙谷山村200余亩金银花迎来采收旺季,一簇簇淡黄色的金银花迎风摇曳,清香四溢。村民们娴熟地穿梭在花海中“摘金采银”,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种植大户王孝军的金银花基地里,放眼望去,藤蔓青翠,一簇簇金银花藤蔓交织在一起,翠绿的叶子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金银花朵,在阳光下闪耀着勃勃生机。花田里,七八个村民头戴草帽,穿梭在花丛中,熟练地将金银花收入篮中。

  今年68岁的村民王继淑,采摘金银花的速度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只见她指尖翻飞,轻快迅捷,像在藤蔓上弹琴一样。“金银花采收的季节刚好和农忙时节错开,每年这段时间我都会到基地上务工,今年连续来了6天了。这个活儿不需要什么技巧,只要手脚快就行,我一天能采八九十斤。”王继淑说。

  王孝军是绥阳县小关乡人介绍,2021年,他了解到仙谷山村地理环境以及当地充足的劳动资源后,毅然决定在当地发展金银花产业,在仙谷山村陈家坡组流转80余亩土地,种植了以“灰毡毛忍冬”品种为主的10余个品种的金银花。

  金银花在种植、管护、采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周边留守妇女、大龄劳动力、脱贫户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基地上一年四季都需要人工,采金银花和采叶子的时候用工需求最大,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0多个工人同时上工。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这几天,采金银花是按每斤1.2元的单价来计算,一年的人工开支5万余元。”王孝军介绍。

  “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金银花喜阳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生命力强,适应性广。金银花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解表散风等药用功效,同时它的花朵可以用于制作花茶和花草茶,提取花精油用于制作香料和化妆品,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在金银花产业发展过程中,王孝军结合金银花耐旱、根系浅的特性,探索了“金银花+农作物”的套种模式,通过高低搭配、时间错峰,实现一地多收。

  “当时主要是看中了仙谷山村的地理环境,基地所在位置海拔在1200米左右,种出来的金银花品质好。初期金银花植株低矮,就套种了辣椒、玉米,今年植株基本长开了,就套种南瓜。目前,金银花达到了盛产期,每亩可以采收干花150—200公斤。”王孝军说。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如今,金银花产业不仅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途径,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近年来,湄潭县鱼泉街道仙谷山村在保障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同时,将中药材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种植金银花、元胡、黄精等中药材,目前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约500亩。据了解,该村将全力推动中药材与粮食作物立体套种,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耕一块地赚两份钱,为群众带来更多经济收益。(通讯员 范畅)

  一审:李轻云

  二审:余从源

  三审:唐全寿

最新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