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农村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湄潭 > 新农村建设

组织联建、平台联管、利益联结、脱贫联动

小字号 大字号
  • 时间:

    2017/07/28

  • 来源:

    多彩贵州网

时间:2017/07/28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朱顺光)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2年龙凤村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是花灯剧“十谢共产党”的发祥地,贵州省委党校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浙江大学社会实践基地和湄潭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地。

  龙凤村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县委大力发展全景域旅游,在龙凤村打造“27°景区”的大好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基层党建引领村级发展,成功打造了“坪上生态茶园”、“万花源”、“田家沟”等景区景点,引进了“兰馨茶庄园”、“群峰茶庄”、“美丽茶园公司”等8家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业企业入驻,探索出了“党建+”村企抱团型发展模式,成为百姓富、生态美、跟党走的典范。

  一是组织联建“兰馨茶庄园”于2016年入驻龙凤村,有兰馨茶苑1300余亩,是一个集茶园定制与管理,茶文化体验与交流,吃住玩游购娱为一体的茶文化主题互动平台,有2名党员在庄园内长期务工,但庄园内没有建立党的组织,村党支部为加强党员管理,主动与企业联系,为流动党员牵线搭桥,把他们的组织关系转到村党支部。按照区域分布,把企业党员与本村党员划分为一个党小组,建立了“龙凤村坪上党小组”,在“兰馨茶苑”建立了党员管护岗,在坪上生态茶园景区建立了党员卫生监督岗,积极参与茶园管理和日常卫生管理等工作,实现村与企业党组织联合建设,共商发展模式。

  二是平台联管“兰馨茶庄园”入驻“坪上生态茶园”景区后,将景区内的1300余亩茶园划为基地,以“反租倒包”方式将茶园全部进行流转,茶园交给农户管理,管理标准、技术及茶园所需有机肥等全部由公司提供。村委会负责群众的宣传发动、茶园流转、日常监督管理中的群工纠纷的调处工作,形成了村+企业+农户的三方管理模式。

  三是利益联结生态茶园管理标准要求高,按雇工方式测算每亩的采摘管理成本大约在1850元。“兰馨茶庄园”将群众的茶园流转后,每年按每亩800元的标准付给群众流转费,每年按每亩20元的标准建立增长机制,茶园所需有机肥由公司无偿提供,茶青由农户自行采摘并高于市场价2—3元的标准由“兰馨茶庄园”进行收购,流转费、有机肥和茶青增长价每亩茶园比未流转前增加收入约1600元。“兰馨茶庄园”每年按50元每亩的标准付给龙凤村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益金,年收益65000元。“兰馨茶庄园”每亩茶园的管护成本实际为1650元,每亩节约管理资金200元,1300亩茶园节约管理资金26万元。通过利益联结模式,达到集体经济增长、群众增收、企业增效三方共赢效果。

  四是脱贫联动“兰馨茶庄园”是由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贵州黔茶联盟盟主单位、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打造的茶旅文化主题庄园。入驻龙凤村后,与村党支部对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直接解决当地28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人;间接解决130余人就业,以公司申报项目方式争取基础设施类项目资金1200余万元,修建茶旅公路3.5公里、观光栈道4.8公里、景区公厕2座、人饮工程2个等项目,为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朱顺光)

相关推荐

    文件[015937840]中模块[down]的模板内容为空!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