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农村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湄潭 > 新农村建设

回龙村:产业路上党旗飘

小字号 大字号
  • 时间:

    2017/06/02

  • 来源:

    多彩贵州网

时间:2017/06/02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 (何静) 幸福路上党旗飘,产业创收富百姓。走进湄江街道回龙村幸福组,映入眼帘的便是几十亩花椒基地,基地上党旗迎风飘,63名村民正在地里忙活着,有的头戴草帽,有的拴着围裙,而男人们则光着膀子犁着地……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基地上两名技术管理人员正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挖这个土坑一定要把握尺度,深浅一致,还有栽种时把握力度……”技术管理员何江边操作边说道,“我们既是技术管理员,也是村里的股东。我们两个都是村党支部与合作社派出去学习技术管理后,专门负责技术管理指导工作的。”技术管理员刘忠芳说。

  近几年,回龙村党支部立足地理区域和资源优势,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新模式,走出一条“支部领航、合作运作、干群齐心、人人富裕”的富民党建之路。2017年2月,回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支书李永芳兼任董事长。在李永芳的带领下,今年5月初,回龙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渝贵公司签订了2万亩300万株花椒种植基地协议,其中首期基地打造分布在回龙村的幸福组、和平组和枫香组,3个基地目前已栽种200亩椒苗。

  当笔者问到基地周边为何插满党旗时,回龙村委主任张才忠谈到:“周边之所以插满了党旗,是因为基地里有党员股东。在发展花椒产业初期遇到流转土地等等困难,村民们不支持,不理解。后来村支监“三委”决定率先示范,提出由村干部、党员、村民组长共计17名带头出资入股,流转土地,只要基地有村干部、党员入股的都要插上党旗,目的是让村民们看到党旗就有一种信任感,让村干部和党员有一种责任感,这是我们最初的想法。”据张才忠介绍,此次花椒基地建设流转土地涉及农户74户,辐射村民380人,村民们在基地上干活每人每天100元工资。

  “抓党建、促发展”,回龙村在湄江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围绕统筹规划,发挥村级党支部作用,注重带动引领办实事得实效,因地制宜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和村企合作等模式,利用好地方资源和政治资源,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在集体经营性土地同权入市改革中,已出让19.78亩、村集体净收益41.5万元、现库存清理经营性建设用地为31.6亩。目前该村正在创建园区,进行招商引资规划、方案拟定,通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带头创办,村民参与,土地流转,合作经营,不断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带领村民群众创业致富。

  用好党建带头人,是回龙村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支书李永芳带头创建了村级企业自来水厂,有效解决了全村、甚至邻近村共计1300户、48家企业生活和发展用水,自来水厂在运营中每年给村级创收益达10余万元。其中党员致富带头人李民樑看到了村级发展成效,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搞起了生态杨梅种植,如今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他的杨梅基地可算是人来人往,预计今年收入20000元。除了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回龙村还在青年村民中开展系统的创业和技能培训,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大胆创业、积极调动剩余劳动力。在村支监“三委”的帮扶下,村民李明元等22人开办自己的茶叶公司。村里利用党组织的桥梁作用,帮助微型企业拓展发展渠道,利用政企平台获得贷款扶持和政策优待,做大做强村级企业,做成本地的特色企业。

  “自从村里建起了一个个的基地、成立起了合作社、有的村民办起了公司,村民们都有事情做了,不再打牌了,都忙到去挣钱了,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目标。”李永芳侃侃而谈。据李永芳介绍回龙村有7个村民组,979户4726人,有党员62人,贫困45户102人,在2016年脱贫7户11人,2017年计划脱贫32户73人。近两年来通过招商引资,鑫春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千年舟房地产公司共同投资一亿元,对回龙村实施了村庄整治,2012年春海龙都房地产公司、同心圆物流配送中心也落户回龙村,有效解决地方贫困人口52人就业。

  党旗飘飘别样红,回龙如今大不同。走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回龙村现有茶叶2326亩、蔬菜752余亩,水果1365余亩,花卉300余亩、优质稻种植基地1863余亩,村现已有固定资产867万,现金资金积累69.36万元。回龙村村民们将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将实现人人是股东,年年有红分。

相关推荐

    文件[015761065]中模块[down]的模板内容为空!

热点推荐